【热议】“医药分开”势在必行,药学服务专业化成发展出路
发布日期:2019-03-18 浏览次数:11794次
【热议】“医药分开”势在必行,药学服务专业化成发展出路
精彩内容
3月15日,国内首个“药品零售专业药学服务研究中心”(Drug Retailing Professional Pharmaceutical Care Research Center,简称PPC)在广州正式成立,来自政府、行业协会、高等院校、研究机构、药品制造和零售企业的代表出席了揭牌仪式。会上,康臣药业集团、康臣玉林制药牵头发起,邀约医药学界专家、药品零售企业等业内多方主体结成联盟,携手推进医药零售行业专业化服务发展。

原广东省卫计委副厅长廖新波(左三)、康臣药业集团主席安郁宝(左二)、康臣药业集团董事会副主席、总裁黎倩(左一)、黄埔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帆(右四)、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李俊德(右三)、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(右二)、焦作蓝十字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孟红芳(右一)共同为“药品零售专业药学服务研究中心”揭幕
医药分开政策下,药品零售行业迎来最好与最坏的时代
近年来,随着医药分开政策的逐步落地,“以药养医”的制度正在扭转。而在此政策下,受益最多的莫过于药品零售商,但与机遇同时出现的,还有巨大的挑战。
医药分开政策下,重新对行业资源进行分配。医院受医保控费、零加成、药占比控制等政策的持续影响,药品向院外的流转加速已是趋势,零售药店成为承接医院药品转移的主要销售终端。
然而,承接大市场的同时,药品零售终端也要面临更加严格的制度约束。2025年前,中国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将全面落实,一类药店仅经营乙类非处方药;二类药店可经营非处方药、处方药(限制类药品除外)和中药饮片;三类药店可经营非处方药、处方药和中药饮片。而分类标准中占比权重最大的是:人员配备。只有配备足够的药师及其他人才,才能被评为享有政策支持的三类药店。
而目前,中国45万家零售药店中,符合三类药店标准的不足六分之一,提升零售终端服务人员专业能力,已经有可能成为医药行业发展的掣肘。如今,针对这一问题,中国医药行业已经行动起来探索出路。其中,拥有60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康臣玉林制药走在了时代前端。

原广东省卫计委副厅长廖新波讲话

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李俊德代表行业协会讲话
康臣药业牵头成立国内首个药品零售专业药学服务研究中心
药品零售专业药学服务研究中心(Drug Retailing Professional Pharmaceutical Care Research Center,简称PPC)是由康臣药业集团与康臣玉林制药共同发起,境内外多所高校、米内网等研究机构、近20家药品零售龙头企业共同参与组建的非营利性组织。
PPC主要通过研究行业政策、进行市场调查、分析发展形势等促进现代药学服务理论水平的提高,并为成员单位提供各类药学服务专业培训。有了PPC的加持,店员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科学用药指导促进其康复,提升消费者信任度和粘性,从而促进药店持续盈利,为药店分类分级管理政策出台做准备,在行业生态重塑之前,提升生存能力。

康臣药业集团董事会副主席、总裁黎倩致开幕辞
未来,PPC将有可能作为药品零售商专业顾问的形式出现,利用其专业优势,鼓励药品零售商将医药零售和医疗服务融合在一起,以专业化服务能力形成“产品+服务”的差异化经营特色。药品零售企业向患者提供安全用药指导,变买卖关系为健康顾问关系,这无疑将为药品零售终端的专业能力带来质的飞跃。
投稿及报料请发邮件到495903287@qq.com
稿件要求详询米内微信首页菜单栏
商务及内容合作可联系QQ:412539092
米内精选
精彩内容
3月15日,国内首个“药品零售专业药学服务研究中心”(Drug Retailing Professional Pharmaceutical Care Research Center,简称PPC)在广州正式成立,来自政府、行业协会、高等院校、研究机构、药品制造和零售企业的代表出席了揭牌仪式。会上,康臣药业集团、康臣玉林制药牵头发起,邀约医药学界专家、药品零售企业等业内多方主体结成联盟,携手推进医药零售行业专业化服务发展。
原广东省卫计委副厅长廖新波(左三)、康臣药业集团主席安郁宝(左二)、康臣药业集团董事会副主席、总裁黎倩(左一)、黄埔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帆(右四)、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李俊德(右三)、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(右二)、焦作蓝十字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孟红芳(右一)共同为“药品零售专业药学服务研究中心”揭幕
医药分开政策下,药品零售行业迎来最好与最坏的时代
近年来,随着医药分开政策的逐步落地,“以药养医”的制度正在扭转。而在此政策下,受益最多的莫过于药品零售商,但与机遇同时出现的,还有巨大的挑战。
医药分开政策下,重新对行业资源进行分配。医院受医保控费、零加成、药占比控制等政策的持续影响,药品向院外的流转加速已是趋势,零售药店成为承接医院药品转移的主要销售终端。
然而,承接大市场的同时,药品零售终端也要面临更加严格的制度约束。2025年前,中国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将全面落实,一类药店仅经营乙类非处方药;二类药店可经营非处方药、处方药(限制类药品除外)和中药饮片;三类药店可经营非处方药、处方药和中药饮片。而分类标准中占比权重最大的是:人员配备。只有配备足够的药师及其他人才,才能被评为享有政策支持的三类药店。
而目前,中国45万家零售药店中,符合三类药店标准的不足六分之一,提升零售终端服务人员专业能力,已经有可能成为医药行业发展的掣肘。如今,针对这一问题,中国医药行业已经行动起来探索出路。其中,拥有60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康臣玉林制药走在了时代前端。
原广东省卫计委副厅长廖新波讲话
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李俊德代表行业协会讲话
康臣药业牵头成立国内首个药品零售专业药学服务研究中心
药品零售专业药学服务研究中心(Drug Retailing Professional Pharmaceutical Care Research Center,简称PPC)是由康臣药业集团与康臣玉林制药共同发起,境内外多所高校、米内网等研究机构、近20家药品零售龙头企业共同参与组建的非营利性组织。
PPC主要通过研究行业政策、进行市场调查、分析发展形势等促进现代药学服务理论水平的提高,并为成员单位提供各类药学服务专业培训。有了PPC的加持,店员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科学用药指导促进其康复,提升消费者信任度和粘性,从而促进药店持续盈利,为药店分类分级管理政策出台做准备,在行业生态重塑之前,提升生存能力。
康臣药业集团董事会副主席、总裁黎倩致开幕辞
未来,PPC将有可能作为药品零售商专业顾问的形式出现,利用其专业优势,鼓励药品零售商将医药零售和医疗服务融合在一起,以专业化服务能力形成“产品+服务”的差异化经营特色。药品零售企业向患者提供安全用药指导,变买卖关系为健康顾问关系,这无疑将为药品零售终端的专业能力带来质的飞跃。
投稿及报料请发邮件到495903287@qq.com
稿件要求详询米内微信首页菜单栏
商务及内容合作可联系QQ:412539092